【期刊信息】

Message

刊名:植物学报
曾用名:植物学通报
主办: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;中国植物学会
主管:中国科学院
ISSN:1674-3466
CN:11-5705/Q
语言:中文
周期:双月
影响因子:1.422857
被引频次:190718
数据库收录:
中文核心期刊(2017);SCI科学引文索引(2014);统计源期刊(2018);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(2019-2020);期刊分类:林业

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《诗经》中的植物漫谈(5)

来源:植物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0-11-24

作者:网站采编

关键词:

【摘要】五、结语 《诗经》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植物世界,每一篇涉及植物的诗作都像一幅幅展开的自然画卷。对每种植物进行研究与考证,让我们能够

五、结语

《诗经》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植物世界,每一篇涉及植物的诗作都像一幅幅展开的自然画卷。对每种植物进行研究与考证,让我们能够在了解植物的基础上,更好地理解诗的含义与寓意,体会其中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。

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,正值我国农耕文明初期,神州大地有山皆绿,无水不清,森林广布,树木茂盛。“山有枢,隰有榆”“山有栲,隰有杻”“山有漆,隰有栗”等,说明自然生态环境极佳。人们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,采桑采茶、采苹采葛、采苓采薇,与自然和睦相处。《周颂·闵予小子之什·良耜》云:“畟畟良耜,俶载南亩。播厥百谷,实函斯活。或来瞻女,载筐及筥,其饷伊黍。其笠伊纠,其镈斯赵,以薅荼蓼。荼蓼朽止,黍稷茂止。”这十二句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春耕夏耘的画面:当春日到来的时候,农奴们手扶耒耜在向阳的田地里深翻土地,尖利的犁头发出了快速前进的“嚓嚓”声。接着,他们又把各种农作物的种子撒入土中,让它孕育、发芽、生长。在他们劳动到饥饿之时,家中的妇女、孩子挑着方筐或圆筐,给他们送来了香气腾腾的黄米饭。炎夏耘苗之时,烈日当空,农奴们头戴用草绳编织的斗笠,用锄头将荼、蓼等杂草统统锄掉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荼、蓼腐烂变成了肥料,大片大片绿油油的黍、稷长势喜人。这里既描写了劳动场面,又刻画了劳动与送饭的人们,尤其描写了头戴斗笠的人物形象,真是人在图画中。

植物在《诗经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,但《诗经》对植物的叙述不只是描写植物本身,而是借助植物传递人们丰富的情感、深情的寄托和对生命的渴求,借助对植物的比兴倾诉人世间浓浓的人文情怀。我们翻开《诗经》,在感受《诗经》的语言魅力和道德力量的同时,也可以学到丰富的植物科学和植物文化。《小雅·白华之什·南山有台》中“南山有台(桑、杞、栲、枸),北山有莱(杨、李、杻、楰)”,正如国家拥有具备各种美德的君子贤人,兴中有比,富有象征意义。《国风·召南·甘棠》中“蔽芾甘棠,勿翦勿伐(败、拜)”以浓枝茂叶、参天独立的棠梨树象征人们所崇仰的召伯的高大形象。人们对甘棠树的一枝一叶,从不要砍伐、不要毁坏到不要折枝,可谓爱之有加,这种爱源于对召公德政教化的衷心感激。同时,这首诗还使读者体味到:人们对召伯的怀念之情是绵绵不断并层层递进的。

《诗经》中弥漫着朴素的生态学思想。《国风·鄘风·定之方中》中“树之榛栗,椅桐梓漆,爰伐琴瑟”的意思是:种植榛树和栗树,还有山桐子、梧桐、梓树和漆树,成材后可做琴瑟用。古代在宫殿庙宇等建筑旁须种植名木,如“九棘”“三槐”之类。这里是指楚丘宫庙等处种植了“榛栗”,这两种树的果实可供祭祀;种植了“椅桐梓漆”,这四种树成材后都是制作琴瑟的好材料。古人在大兴土木之时,兼顾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,这对今天也是一种启发。十年树木、百年树人,立国之初就考虑到将来能歌舞升平、琴瑟悠扬,可见设计者的深谋远虑与充满自信,由此让人品尝出诗中隐含的褒扬之意。

[1]王秀梅译注.诗经[M].北京:中华书局,2010.

[2]李立成校注.诗经[M].杭州:浙江教育出版社,2011.

[3]周振甫.诗经译注[M].北京:中华书局,2002.

[4]朱熹.诗经集传[M].上海:古籍出版社,1999.

[5]李腾飞.《诗经》草本植物类意象研究[D].山西师范大学,2017.

[6]赵红梅,程志兵.《尔雅·释木》名物词理据研究[J].伊犁师范学院学报,2003(4):42-45.

[7]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.中国植物志[M].北京:科学出版社,1993.

[8]裴梦瑶,刘怡廷,洪威雷.从《诗经》中的植物意象看中华民族的家族观念[J].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,2016(4):65-68.

[9]吴其浚.植物名实图考[M].上海:商务印书馆,1936.

[10]吕华亮.《诗经》名物研究概述[J].诗经研究丛刊,2011(3):16-25.

[11]余超波.从《诗经》看西周植物区系特点[D].武汉教育学院,1998.

[12]吴伦柏.《诗经》农事诗与周代农耕社会[D].暨南大学,2008.

[13]曹然.浅析中国古代自然崇拜对《诗经》中植物意象的影响[J].中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5(6):91-94.

[14]冀秀美.《诗经》中植物比兴与水意象的密切关系及其几种表现[J].太原师范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6(6):81-84.


文章来源:《植物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zwxbzz.cn/qikandaodu/2020/1124/605.html


上一篇:生活,是念头开的花
下一篇:浅谈城市公园的植物配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