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期刊信息】

Message

刊名:植物学报
曾用名:植物学通报
主办: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;中国植物学会
主管:中国科学院
ISSN:1674-3466
CN:11-5705/Q
语言:中文
周期:双月
影响因子:1.422857
被引频次:190718
数据库收录:
中文核心期刊(2017);SCI科学引文索引(2014);统计源期刊(2018);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(2019-2020);期刊分类:林业

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“探秘科普教育基地”之太原植物园:来这里听大

来源:植物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9-20

作者:网站采编

关键词:

【摘要】网上科普课堂,是太原植物园在疫情之下全新的尝试和努力。太原植物园微信公众号获评2021年度山西最具影响力科技传播平台,其推送的山西省植物新记录、高山杜鹃等科普内容,总计

网上科普课堂,是太原植物园在疫情之下全新的尝试和努力。太原植物园微信公众号获评2021年度山西最具影响力科技传播平台,其推送的山西省植物新记录、高山杜鹃等科普内容,总计有17万人次阅读。

“居住在城市里的人,我都推荐来太原植物园。听虫鸣鸟叫,听风的声音,听大自然给你讲故事。”吕剑南如是说。

“我们一直在积极推进网上科普课堂。”吕剑南表示,“答对题目的话,可以获得草木初荣、茁壮成长、古树参天等不同称号。虽然称号不是什么实质性奖励,但是中小学生很感兴趣,都在积极参与。”

记者 杨尔欣 太原晚报

值得一提的是,该馆在3900平方米的展示区域,利用图、文、音、像手段,通过参与游戏等趣味互动方式,向公众潜移默化地传播自然科学知识。

从西门进入太原植物园,晋源街道黄冶小学学生郭佳玉第一眼就看到了自然科普馆。走进馆中,她很快被“互动数字魔墙”吸引。由电子屏幕构成的“墙”上,展示着五色斑斓的植物。

网上课堂老少皆宜

高琦翔说,太原植物园每一个展厅,都在讲述与科普有关的故事。

“科研科普是太原植物园的一项重要工作。”太原植物园科研科普部负责人吕剑南表示,“不光是太原植物园,世界上每一个植物园都是这样。”

太原植物园微信公众号在首页,单独设立了“科普探索”栏目。该栏目之下,又分设“植物识别”“植物探秘”“植物科普”等5个子栏目。
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 邮箱地址:

【来源:太原日报】

“喜欢哪些植物?点一下,它的相关信息就能显示在屏幕上。”在植物园科普志愿者高琦翔的指引下,郭佳玉开始了“喜欢哪里点哪里”的操作,完全停不下来。

“流苏的果实有什么作用?”“猴面包树为了储存水分,会做什么措施?”“导致长梗木莲成为濒危植物的原因是什么?”科普答题是太原植物园微信公众号中一项重要内容,参与者众多。

以自然科普馆为例,它设置了7个板块介绍了植物的起源、进化、与人类衣食住行的密切关系。馆中展出的植物标本有近千种,将不同植物的根、茎、叶、花、果实展示给观众,其中展示远古植物的化石弥足珍贵。

一点点指导孩子们观察树木的外观,闻花草的味道,摸叶片的纹理,随后再指导他们了解小小种子的磅礴力量、植物的生存智慧,感受自然之美、生命之美。白琳表示:“这是一本书、一堂课难以实现的自然教育。”

“想给布料染红色,那我们就需要用到茜草、红花、苏枋;想要再来点黄色,可以添点槐花、姜黄、栀子。什么?你还想来一些‘五彩斑斓的黑色',那只能用五倍子了……”

通过科技触摸乐趣

跃出书本走进自然

据不完全统计,自2021年1月开园以来,太原植物园共接待幼儿园及中小学生科普团队200余个,大约4万余人次。“全市各城区都有学校来过,还有一些外地的。”白琳说。

孩子们也会向指导老师发问,比如翅果油树为什么是山西特有树种?南方红豆杉有哪些医学价值?白琳坦言:“在接触植物很短的时间里,孩子们就能问出这些问题,说明我们的科普工作已经产生了效果。”

“前阵子疫情待在家里的时候,我最喜欢看的就是植物大讲堂。”韩明远表示,“我从小就喜欢花花草草,家里养着不少呢。”植物大讲堂也是太原植物园微信公众号推出的一个科普小栏目。

从山西本土的秋海棠,到热带雨林的猪笼草,再到原产于非洲的仙人掌……无论展览温室、自然科普馆还是盆栽博物馆,它们既是假日休闲的打卡地,又是科研科普的课堂。

“周末不休息,甚至会更忙碌一些。”据研学辅导员白琳介绍,仅今年7月至今,太原植物园已经举办了19期“植物园奇妙夜活动”,每期30人,参与者为6岁至12岁的孩子。

太原植物园不仅科普硬件过硬,“软件”更不含糊。在太原植物园科研科普部,讲解员、研学辅导员等相关专业工作人员配备可谓一应俱全。此外,还有集植物文化、生态体验、动手实践于一体的研学课程。

“探寻夜间植物园的花开花谢,辨识热带雨林中有毒的植物;自己动手搭建帐篷,在老师的指导下夜捕昆虫;次日再起个大早,在大自然的清晨慢跑……”太原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李冯兴,翻开自己的笔记本,纸上记录着他在太原植物园度过的奇妙一夜。


文章来源:《植物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zwxb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920/2224.html


上一篇:澳大利亚建立植物种子园 避免本土植物因林火灭
下一篇:我国科学家团队主导研究发现调节植物生长的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