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期刊信息】

Message

刊名:植物学报
曾用名:植物学通报
主办: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;中国植物学会
主管:中国科学院
ISSN:1674-3466
CN:11-5705/Q
语言:中文
周期:双月
影响因子:1.422857
被引频次:190718
数据库收录:
中文核心期刊(2017);SCI科学引文索引(2014);统计源期刊(2018);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(2019-2020);期刊分类:林业

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一枝一叶总关情访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绘谱绘画张(2)

来源:植物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3-25

作者:网站采编

关键词:

【摘要】我喜欢钻牛角尖,在创作中特别注意尊重事物本身的样貌特征,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对待画作,唯恐艺术表现超出实际而给人误导。 当画面的形式美感不

我喜欢钻牛角尖,在创作中特别注意尊重事物本身的样貌特征,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对待画作,唯恐艺术表现超出实际而给人误导。

当画面的形式美感不被学术指导认可时,我会马上推倒重来,重新理解植物的生命特征,广泛搜集资料,研读理解之后再动手去画。比如短叶黄杉的绘制,过程比较曲折。第一版完成稿用时半个月,当时自己特别满意,认为画面层次和构图已经“近乎完美”。但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的专家指出了两处科学性的错误,一是球果苞鳞是应伸出种鳞之外的,二是球果生长于侧枝顶而不是主枝顶。由于画面出现严重错误,无论绘制过程多复杂、耗时多久,必须推倒重来。我的工作态度也得到了学术指导刘全儒教授的肯定。刘教授被誉为“华北植物第一人”,为人丝毫没有架子,他对本书学术内容的把关认真、细致。有时画到深夜12点,给他发信息询问植物的样貌特征,都是“秒回”,让我非常感动。

问:哪张图画的创作过程令您印象深刻?

张浩: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喜马拉雅红豆杉,其原产地是我国的四川、云南、西藏,因为在红豆杉科中五种红豆杉的区别从外观上不是很大。叶形上:东北红豆杉,叶子先端凸尖;密叶红豆杉,叶子先端急尖;喜马拉雅红豆杉,叶子先端渐尖;红豆杉,叶子先端微急尖;南方红豆杉,叶子先端渐尖,叶子弯镰形。根据科学语言的描述,我对几种红豆杉进行了认真比较,做到胸有成竹、下笔成形。这幅画一次通过刘全儒教授的肯定,还被选为植物学会权威期刊《生物学通报》的封面用图,刘教授特意配文介绍。

问:您绘制一幅植物画有哪些流程步骤,时间需要多久?绘制过程中,哪个步骤最关键,耗时最多?

张浩:一幅植物画的完成,前期准备功夫一定要做足。首先必须深入了解、熟悉植物,不是简单对着照片或标本照搬,照片上面的角度是片面的,标本上的展示是呆板的。查阅资料通常要花费一周时间,与植物学家沟通、认证;然后绘制草图,反复推敲构图,力求画面的形式美感;确认定稿后画素描稿;根据素描稿再提炼线稿;线稿出来就要拷贝到宣纸上用毛笔勾勒;然后上板润染空间层次,一遍遍罩色;最后下板托裱完成。整个过程花费十几天左右,其中素描稿这个环节最关键,用时也最多。

问:请问您花费最长时间的一幅植物画是哪一幅?用了多长时间?

张浩:花费时间最长的一幅是四川苏铁,它也叫“凤尾苏铁”。在这部《绘谱》中,苏铁科植物多达23种。苏铁植物大多用于观赏,其中半数以上(13种)为中国特有。凤尾苏铁也是种群过小的植物之一。我特别喜欢它的植株形态,羽叶飘逸柔劲,长达3.5米,堪称苏铁中的“美女”,非常漂亮。绘制凤尾苏铁的过程中修改次数最多,从起稿到完成植株全图用时近一个月,改了四五版。还有画妻子花、伯乐树时,虽然没有出现错误,但是画面完整性不够,依然需要推倒重来。

其实,修改、推倒的过程不是做无用功,这让我积累了很多植物学知识,包括理解科学术语、判断参考资料的权威性、如何筛选网络信息等,为后续绘制工作以及与学术指导的沟通积累了更多经验。

问:创作过程中,哪些时刻您最开心?

张浩:在创作过程中最开心的就是得到学术指导的肯定。刘全儒教授常说,一定要去关注每一种植物的生命状态,画出它的精神,而不是冷冰冰的植物尸体(标本),这也是这部《绘谱》区别于普通植物解剖图的地方。

2018年,学苑出版社联合上海松江科技馆举办了一场中国濒危植物展,吸引了众多青少年观看,被媒体评价为“一次科学家与画家的碰撞”。展览画作的原稿取自《绘谱》,是高清复制品。这场展览是《绘谱》的一次“投石问路”,从社会反响来看,令人振奋。

任何一门文化艺术,它的社会性一定要体现“成教化、助人伦”。《绘谱》的创作初衷,就是唤起读者对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的重新审视,进而关注它、欣赏它、珍惜它、保护它,减少人为因素对环境的破坏,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。

我认为,一位画家的社会责任感,就体现在其作品具有的社会价值上。我找到日本植物画家细井徇创作的《诗经名物图解》,他的取材全部源自于《诗经》里描绘的植物,令我非常感慨。国内方面,在查阅大量资料后,我发现如今像曾孝濂先生这样,坚持绘制植物科学画的人越来越少了。而植物科学家也有着同样的担忧,他们一直在期待能有人来做这样一件事。


文章来源:《植物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zwxbzz.cn/qikandaodu/2021/0325/913.html


上一篇:自我与生命女性陶艺中的植物意象
下一篇:千山之祖万水之源读诗经笔记下